鏈接網址:http://www.cinn.cn/qiy/qyzh/273308.shtml
圖爲HF系列自動壓磚機及其配套生產線 “今年4月,我們中試成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直接在線長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制品成套生產線’,該項目一舉填補國內空白,並加快海源向複合材料領域進行戰略拓展的步伐。這將成爲海源發展的新增長點。”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海源機械”)堅持科技創新,着力于科技進步,中國工業報記者依約前往采訪時,李良光董事長高興地向記者介紹了公司的最新科技成果。 開發一代、儲備一代、推廣一代 以中國創造爲目標 建設成中國企業創新的典範
據福建省科技廳消息,目前福建有國家級、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443家、高新技術企業1493家、知識產權試點示範企業1085家,高新企業產值占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比重超過60%。今年初以來,福建省啓動實施省科技重大專項20個,比去年增加11個。這些專項都有企業參與,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日益凸顯,爲福建經濟快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海源機械是福建堅持科技創新的典範。
“公司每年(科技創新)投入比占到4%以上,高的時候達到近9%。我們堅持開發一代、儲備一代、推廣一代。”李良光董事長告訴記者。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科技轉化經濟的主要載體。位于福州閩侯的海源機械,是中國機、電、液一體化壓制成型裝備領域惟一一家具有多門類、多規格现有產品體系的領軍企業。目前,公司規模年產各類全自動液壓機500台套,行業歸屬于國家重點扶持的裝備制造業和環保產業,是全球现有產品門類最多、規模最大的液壓成型技術和裝備的供應商之一。該公司可爲全球客戶提供固體廢棄物高效利用的總體解決技術方案,新型牆體材料、加氣混凝土、陶瓷內外牆地磚、透水廣場磚、石膏鍛燒整線工程,以及耐火材料、複合材料、型煤型焦全自動液壓壓機。
作爲生產重型機械裝備的企業進行自主研發,特點是投入大,資金壓力大,研發及回報周期長,但是,海源機械始終堅持着裝備、工藝、服務等圍繞着“節能減排、智能化、提高效率及降低勞動強度”等方面的集成創新,每年投入研發經費達4%~9%,許多成果給整個下遊行業帶來“發展模式轉變”的進步,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顯著。
海源機械在傳統產業技術升級中成績斐然。由公司自主發明的,並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蒸汽養護固體廢棄物磚的HF系列自動壓磚機及其配套生產線的研發與科技成果的成功轉化,是海源機械傳統產業技術升級的典型案例典型之一。該自動生產線包括了制磚機、碼垛機、蒸壓釜、卸磚機和養護小車。它通過輸送機將各個分散的單獨進行生產的制磚機、碼垛機、蒸壓釜、卸磚機連接,使制磚生產完全通過機械化操作,實現自動化的生產,降低勞動強度和勞務成本,提高磚的質量及生產率,使大規模利用化工、采礦、冶金、電力、市政五大行業的固體廢棄物制造牆體磚變爲現實,客觀上掀起了蒸汽養護固體廢棄物磚作爲新型建材和化工、采礦、冶金、電力、市政的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領域的一次技術性革命,有力地推動了該領域的科技進步,爲國家“禁實限粘”政策的實施提供了技術保障。
據統計,自海源機械成功研發並推出HF系列现有產品以來,已累計生產HF系列自動壓磚機近千台套,已實現含稅銷售收入約13億元(包含出口),實現營業利潤約3億元。
該HF系列自動壓磚機及其配套生產線的問世,給企業帶來上述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益。
衆所周知,牆體材料是建築業重要的基礎材料。隨着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提高,近年建築面積總量約22億m2/年,年需求牆體材料折合標磚約7000億塊,資源消耗18億噸/年,約占建材工業總產值的1/3,占總能耗的50%左右。現承重牆體材料仍以粘土磚爲主約占60%,以消耗粘土量計算毀田50萬畝。盡管各地制定了“禁止生產和使用粘土磚”有關規定,但受多種因素影響,“禁實”效果不明顯,對《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規定的18億畝耕地紅線構成嚴重威脅。同時,我國固體廢棄物年排放總量約28億噸,其中約80%是采礦、冶金、化工及電力等行業排放,這不僅制約了相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因此,需將固體廢棄物高效轉化爲高品質新型牆體材料,達到節約土地和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目的,爲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求提供技術支撐。
記者獲悉,HF系列自動壓磚機及其配套生產線能夠利用固體廢棄物采用蒸養法生產牆體材料,變廢爲寶,既不耗用粘土破壞耕地,也不需要土地堆放固體廢棄物,同時也減少了生產磚的能耗,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至2011年底,本項目已在全國30個省、市、區建成數百條生產線,每年可生產標磚300億塊,消納固體廢棄物4000萬余噸(占全國年排放總量的1.5%)。與燒結工藝對比,折合年減少毀田3.7萬畝,節約標煤240萬噸,減少CO2排放640萬噸,帶來間接經濟效益約80億元。該自動生產線已累計消納固體廢棄物14000余萬噸,廢棄物利用率由40%提高到80%~100%,並在國內率先實現生產全自動化,開發年產5000~8000萬塊標磚生產線標准化配置,填補了國內大規模消納固體廢棄物制備蒸壓牆體材料技術與裝備的空白,爲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李良光董事長告訴記者:“海源機械公司的主要现有產品HF壓機,不但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已連續7年穩居國內市場占有率70%以上的份額;公司開發成功五年的HC壓機,目前還是唯一的國內生產商;HP壓機已連續15年國內市場占有率前三位。”
“開發一代、儲備一代,推廣一代,是創新型企業良性發展的基本保證。我們將堅持通過技術創新來達到做優做強做大的戰略。”李良光董事長表示。
1988年12月,李良光下海創建及領導海源團隊至今,20多年來他堅持對實業及技術創新的專注,帶領團隊穩健開拓、誠信經營,使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得以不斷加強,企業經濟文化不斷發展。2010年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海源機械“002529”)。公司從4萬多元起步,現淨資產突破10億元,2011年納稅額突破4000萬元。
“當然,海源機械在技術創新等方面有所成就,得益于黨和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相關優惠政策,如現有所得稅‘加計扣除’就使我們受益良多。這是非常好的政策。”李良光董事長告訴記者。
“海源機械登陸資本市場後,解決了資金瓶頸,創新戰略提高到新的高度,公司研發的多數項目以中國創造爲目標。”說到這裏,李良光董事長顯得很激動。
如開篇提到的“直接在線長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成套生產線”的技術和設備,正是“中國創造”的體現。該技術與設備可以使結構件或半結構件輕量化,目前世界上僅有德國兩家公司擁有,多用于汽車行業。爲了該技術與設備研發成功,海源機械花費了近4年的心血和幾千萬元的投入。
海源機械的統計報表顯示,目前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專利技術60項。結合實際情況,有些现有產品應用多種專項,有的一項專利應用多個现有產品,專利實施率達100%。现有產品中,列爲國家級新现有產品六項、科學技術獎一項、獲部級優秀新现有產品獎十四項,獲福建省科技進步獎、優秀新现有產品獎等獎項十三項,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廣獎一項,被評爲2007年福建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福建省優秀新现有產品一等獎,2011年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專利一等獎”。企業已擁有博士後工作站、省級技術中心、“海西產業人才高地”等稱號,是3項國家行業標准的主要制定者。
科技創新助力海源機械迅速成爲行業龍頭,成爲中國建材機械二十強前三名,僅2011年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7億多元,牆體材料機械的中國市場占有率高達80%以上。
以高新技術研發新现有產品爲突破口,推動傳統產業技術升級換代,是海源機械快速崛起的秘诀。
近年來,海源機械制訂了科技創新目標責任制考核,出台了實施意見,制定了《研發人員績效考核與獎勵制度》等考核細則,按年度實施考核,考核結果作爲衡量技術中心科技人員與研發人員、及各大職能部門負責人組織績效和員工績效、以及管理人員獎勵使用的主要依據之一,把“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的工作機制落到實處、力求實效。從重大现有產品的研制,到小零部件的改進,企業都制定了一系列的創新制度,鼓勵職工“時時提建議,天天搞創新”。
“十一五”期間,自與福州大學建立科技合作關系以來,海源機械不間斷地連續安排福州大學150多名學生(研究生、博士生)利用暑假時間來海源機械開展社會實踐,完成各類項目50多項。2010年被國家人力資源部授予博士後研究工作站以來,公司堅持不求所在、不求所有,只求所用、注重實效的原則,通過項目合作、技術咨詢、課題攻關等多種靈活有效的方式,吸引國內外高層次人才來海源機械獻智出力。期間,一步法直接在線長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LFT-D)成套自動化模壓裝備及工藝項目,被福建省政府列爲福建省區域科技重大項目。因此,科技合作空間進一步加大、範圍進一步拓展,合作內容逐步走向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的軌道。
“十二五”期間,海源機械將重點打造行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創新型企業,力爭確保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20億元,高新技術现有產品產值占比重達到35%,高新技術现有產品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现有產品的比重達到90%,對外技術依存度降低到10%以下。以國家、省、市、縣區資金配套爲脈絡,實行產學研相結合,研究、開發、產業化一條龍的原則,全力以赴抓好各類項目的落實,逐步形成項目梯次,爭取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和省科技發展規劃。
爲此,公司將按照科技創新機制的規定,進一步完善企業內部科技及新现有產品的研發費用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保科技新品研發費用按時足額到位,用好用足國家、省科技發展計劃的配套資金,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爲引導,企業投入爲主體,金融貸款爲支撐,社會民間投入爲補充”的科技新品研發費用投入機制,爲科技創新機制及其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海源機械立足于做世界領先的綠色裝備及技術供應商的願景,以獨特的‘和’文化及技術創新爲基礎,始終堅持在有限資源條件下做優、做強再做大的理念經營企業,曆經20多年,已打好大發展的基礎。”李良光董事長表示。爲加快新技術的應用,實現年營業額快速增長的目標,海源機械已確定投資近4億元,成立全資子公司“福建海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海源複合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
“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莫測,企業的經營面臨各種挑戰,但對于以創新能力及應變能力強的海源機械來說,機遇大于挑戰。公司根據內外環境的變化,都在及時調整戰略,最大限度發揮有效的資源,來發展壯大企業。我們的目標是在未來5~7年,公司年營業額有較大幅度增長,實現職工收入平均翻一翻,股東收益、社會效益同比例增長,把海源機械建設成中國企業創新的典範。”李良光董事長對此信心滿滿。

